7月24日,沪指站上3600点,创下三年半以来上证指数收盘新高。除上证指数外,创业板指数、深成指和沪深300指数也均创下2025年以来的收盘新高。近期市场中,反内卷和补涨成为新主线。下面结合7月24日市场交易的关键数据、场内外最新变化及市场演绎逻辑展开分析,相信无论对持仓者还是场外观望者都能有所启发。
先看成交量,沪深两市合计达18400多亿,接近18500亿,与昨日大体相当,表明市场成交依旧活跃,场外资金入市积极踊跃。再看市场主要价格指标,上证、深成指、创业板指数三大指数全部上涨,沪深300指数同样上涨。
具体数据方面,上证指数涨幅0.65%,收盘于3605点,站在3600点以上,这是2022年年初以来三年半时间里上证指数的收盘新高,不知不觉中牛市或许已过半。深成指涨幅1.21%,收于11109.3点;沪深300指数涨0.7%,收于4149点;创业板指数涨幅1.5%,收于2345点。
除上证指数创下三年半新高外,其他三个指数的收盘价也均为2025年年初以来的新高。实际上,若往前追溯,这些指数收盘价达到的高位时间会更长,并非仅从年初开始。
反映市场小盘风格的中证2000指数上涨1.12%,反映市场整体温度的万得全A上涨1.08%,1.08%这一涨幅更贴合市场的实际体感。
从个股来看,沪深5100多家上市公司中,上涨数量超过4000家,达4160多家,下跌的仅约870多家。也就是说,上涨个股超过80%,下跌个股不到20%,呈现出市场普涨的局面。
再看主力资金统计,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,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56亿元;新浪财经统计显示净流入90亿元。中午盘点上午交易时,主力资金净流出约几个亿,当时曾提到,根据上午市场交易风格和特点,预计下午主力资金可能转为净流入。下午收盘后确实实现净流入,且规模比预期更大,新浪财经统计的90亿元净流入规模相当可观。
总体而言,全天市场主要宏观指标中,成交量保持高位,反映出场内交投活跃、场外资金入市踊跃;主要指数和个股均呈普涨态势,且主要指数都创下年度新高,上证指数更是创下三年半以来的新高,主力资金再度净流入,牛市氛围十分浓厚。
接下来看看推动市场上涨的突出板块。在整体向好的氛围下,几乎所有板块都实现上涨。
全天未上涨的板块主要有三个:一是贵金属,二是银行,三是以光模块为代表的通信设备。光模块等通信设备板块前期涨幅过大,像CPU相关模块在一周内涨幅达四五十甚至六十,从4月初底部以来涨幅甚至达2-3倍。
这些前期涨幅过大的板块,目前看似估值不高,但可能需要调整一段时间,待主力机构换仓后或许会再度上涨,当下的调整是可以理解的。
除上述三个板块外,其他板块均有上涨。其中涨幅靠前的主要是反内卷概念板块,尤其是以碳酸锂、氢氧化锂等为代表的能源金属(锂电池上游的锂、钴、镍,以锂为代表),稀土也大幅上涨,玻璃纤维、光伏等也出现大幅上涨,这些都属于反内卷概念范畴。
另外,补涨是全天市场的另一主要特征,旅游酒店、航空机场、生物制品、医疗服务等板块涨幅明显领先,主要是补涨行情。
此前我们曾提到,牛市后半段的一个特征是补涨行情的到来。前期被冷落、看似缺乏上涨理由的板块,由于其他板块涨幅过大,市场指数和重心上移,会带动这些板块“水涨船高”,从而迎来补涨。
因此,面对当前牛市,有朋友可能会关注该如何操作。一种投资策略是选择4月份以来明显大幅跑输大盘指数的板块,若这些板块基本面良好,且具备困境反转逻辑,可能会有更大的涨幅弹性。
以上是7月24日全天市场的主要表现。
场外方面,大宗商品价格自7月以来连续大幅上涨,碳酸锂价格全天涨幅达7%-8%,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,玻璃、纯碱、煤炭等价格也均有上涨,这些是推动反内卷概念板块上涨的重要动力。
此外,环球市场中,美国几大股票指数近几天不断创下历史新高,这可能对A股市场有一定的信心带动作用。同时,人民币汇率在海外表现坚挺,为外资流入国内提供了良好的外汇环境。
大家可能最关注的是,下一周(周一到周三)中美将在瑞典开展新一轮关税谈判(第三轮)。目前美国释放的信号对此次谈判较为乐观,这一事件可能会成为影响市场下一步走势的重要变量,值得密切关注。
接下来,我们将聚焦全天表现最突出的热点行业赛道,分析其相关数据和背后逻辑。
免责声明: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,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,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、抛售或持有的建议,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,您应自主投资决策,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北京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